凯发.com

党建引领 写好新时代金融五篇大文章

信息来源:凯发.com 发布时间:2024-12-25 03:55:22


  在江苏省内率先推出“金丰粮E购”系统;率先发布年度环境信息公开披露报告;创新“银行+供销”服务模式;发布养老品牌,拿出“真金白银”……近年来,大丰农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,聚焦主责主业,创新思路举措,提升服务质效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作为地方法人银行,大丰农商银行是如何贯彻党中央部署,落实监督管理要求,精心谋划,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,更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?带着这样的问题,《金融时报》记者近日采访了大丰农商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洪国。

  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,“做好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”,大丰农商银行在加强党建引领,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什么?

  张洪国:作为党领导下的地方法人银行,我们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、人民性和功能性,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,在支持实体经济、助力乡村振兴、服务社会民生中彰显农商担当。

  一是坚持党建引领。我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、省联社党代会3741战略,围绕“发展至上、合规为要,走好做小做散特色发展之路”,引入战略规划,坚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统筹规模、质量、效益持续均衡发展。

  二是打造党建品牌。依托“天蓝地绿基因红”特色,我行打造红色引领、绿色驱动、蓝色赋能、本色卓越的“四色党建”品牌,赓续红色基因,助力绿色低碳,深耕“三农”蓝海,弘扬“背包精神”,保持“人民金融”和艰苦奋斗本色。

  三是强化党建共建。贯彻中国人民银行、金融监督管理部门、省联社工作部署,我行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加快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,实施“党建+金融”赋能行动,与52家部委办局、企业和事业单位签订党建合作协议,组织36名员工赴政府部门、镇区单位开展金融挂职服务。

  张洪国:我们和大丰区科技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联动做好科技型客户服务,定期更新客户名单,将其作为重点营销支持对象,常态化走访对接金融服务需求,提供包括信贷融资、账户开立、代发工资、员工社保卡换发等在内的综合服务,提升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、满足感。

  今年7月27日,我行和大丰区科技局联合举办了全区创业创新大赛。大赛吸引了107个项目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,经审核通过报名主体62个,其中,人才团队39个、初创企业11个、成长企业12个。我行现场为5户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主体授信6200万元,并持续跟踪服务,积极支持智能装备、新型材料、无人驾驶、高端生物等产业主体,通过支持科学技术创新,推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  我行积极做出响应省联社部署,推广“苏科贷”“苏知贷”“专精特新贷”等科技类信贷产品,还积极对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、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、银保合作等业务。目前已支持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347户,贷款余额44.72亿元,比年初增加7.52亿元,增幅为20.22%,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.56个百分点。

  接下来,我行将持续发力书写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,围绕科创企业主体全生命周期需求,逐渐完备产品、服务、模式,努力融入并助推形成“科技—产业—金融”良性循环,探索提供服务,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  张洪国:“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”。今年8月15日,我行举行了全体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,特邀绿色金融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辅导。

  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,我行着力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。截至10月末,全行绿色信贷余额12.72亿元,较年初增加3.57亿元,增幅达38.98%,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.27个百分点。结合客户实际所需,我行创新推出“环保贷”,向纳入“环保贷”项目库的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服务;推出“碳汇贷”,运用碳汇预期收益价格发现功能,成功向盐城市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授信并发放贷款2500万元,满足企业融资需求,助力绿色发展。

  2024年6月,在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分行的指导和支持下,我行依托盐城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公开披露平台,成功编制并发布了《大丰农商银行2023年度环境信息公开披露报告》,在江苏省内率先完成披露工作。

  唯有坚持绿色发展,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“不掉色”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树立绿色金融意识,积极打造“绿色银行”,注重规模、质量、速度、效益均衡持续发展,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、创新特色产品。

  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,大丰农商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?

  张洪国:作为扎根县域的金融机构,农商银行的发展与“三农”主体、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新市民等群体息息相关。我们从始至终坚持支农支小,持续开展以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的重点工作和活动,运用“党建+金融”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”和“线上+线下”等模式,提升普惠覆盖面和可得性。目前,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01.72亿元,比年初增加20.64亿元,增速为11.4%,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.4亿元,较年初增加8.21亿元,增幅为10.78%,支农支小“三占比四增速”指标全部达标。

  今年6月30日,在近千名股东、客户和员工的共同见证下,我行与大丰区农业农村局举办了“乡村振兴主办行”签约仪式,以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真正开始启动了新一轮“阳光信贷”工程,现场发布全新普惠个人信贷产品——“苏信贷”,并积极推广“苏农贷”“苏农担”“惠农快贷”等省级贷款产品。

  大丰区新丰镇齐贤村,因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唐齐贤而得名。全村有2300余人口,主要以稻麦轮作为生。我行结合红色镇村服务部署,在该村启动新一轮“阳光信贷”试点工作,实现对常住户100%触达和应授尽授,全村签约农户485户,金额8325万元,用信户数134户,用信余额2314万元。

  我行还和当地涉农、为农、惠农服务主体密切对接,形成合力。以“银行+供销”服务模式为例,我行联合大丰供销总社,从场景共建、服务助农等方面入手,为供销社及下属农业公司、电子商务企业来提供账户开立、资金结算等服务,成为“盐禾园”品牌指定金融服务机构并合作打造了“盐禾园”超市收银系统,在银行网点厅堂区域共建特色农产品展销区,建设数字人民币购物体验区,为供销社下属公司及下游商户发放贷款共3464.8万元。另外还联动开展助农直播活动,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供销走上“快车道”,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。

  普惠金融事业大有可为,农商银行理应担当作为。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,深耕红色热土,进一步支实体、做小微、助民营、惠民生,推动普惠展业、零售转型、增户拓面、移动金融等有机融合,与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频共振。

  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大丰农商银行素有“大丰人民自己的银行”美誉。贵行在发展养老金融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?

  张洪国: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。党和国家把养老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,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。在地方党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我们和大丰区民政局密切党建战略合作,联动构建了“党建+养老+金融”模式。今年10月7日,我们共同发布“养老金融”品牌,出台养老金融服务“52条”,条条用心用情,服务银发客群。

  我行为老年客户提供社保卡、存款、贷款、理财、贵金属等产品服务。包括,推出不同期限的“养老”存单,今年4月份组建养老金融服务专班——“小圆服务队”,为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,涵盖存款、取款、开卡等个人业务。同时,开展反诈等金融知识宣传。目前,小圆服务队累计为客户建档5991户,外拓服务4565人次。除了代发民政、社保等补贴外,我行还开发了公交非接功能,逐步提升老年人出行的便利性。

  近年来,全行已完成所有网点适老化改造,新建网点将适老化服务作为基础要求。例如,针对部分老小区较为集中、老年人较多的情况,我行对附近的自助服务点配套金融服务区、健康诊疗区、供销商城区、棋牌阅读区,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和舒适环境。近年来,我行多家支行荣获江苏银行业适老化服务示范网点称号。

  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“关键之事”。我行与大丰区民政局携手开展长者幸福食堂建设,提供系统支持、资金结算、订单推送、菜单推送、预约用餐等功能,家属还能收到就餐短信提示。与此同时,基于智慧助餐思路,我行加快农村长者食堂建设,配备软硬件服务,实现线上充值、刷脸就餐。在推动建设长者食堂的基础上,接下来,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合作,推广智慧助餐模式,让结算更方便,服务更周到,沟通更有效,让党和政府放心、让亲人安心,更让老年人舒心。我们将响应上级号召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让所有网点既适老又适小、既有书香又有健康。

  《金融时报》记者:加快数字化转型、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是近年来的热点。大丰农商银行在探索数字金融方面做了哪些努力?

  张洪国:作为地方法人银行,我们主要依托江苏省联社“大平台”优势,结合自己实际,持续强化科学技术支撑,加快数字化转型。

  根据江苏省联社规划指引,结合自己实际,我行制定了数字化转型三年战略规划,从优化组织架构、完善机制流程、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,建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、转型工作办公室、部室、支行敏捷小组三层推进体系。我行坚持在人才建设、保障投入上做“加法”,加大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力度,科技类人才总数达到80人,并注重让懂科技的人才研究业务,让懂业务的人才学习科技。我行在“三用”工程、系统回迁上做“减法”。对照省版系统清单,我行制定使用、提升、回迁计划,目前已有费管、对账、合规、收单、项目管理等系统并网运行,反响良好。

  在强化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的同时,我行着力为个人和公司可以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金融服务。我行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宣传推广社区行、乡村行等活动,目前对私钱包活跃7.9万户,对公钱包活跃3246户;今年新增代发企业客户347户,代发6.34万笔,金额2.36亿元。另外,以金融支持粮食收购为例,我行与农发行大丰支行以党建为引领,以市场为导向,探索对“党建+金融+科技”的运用,于今年6月在江苏省内率先推出“金丰粮E购”粮食收购支付智能系统,确保农户“粮出手、钱到手”。今年夏粮收购期间,在收购站门口,满载粮食的农用车每辆仅用10分钟就能完成支付结算,比往年节省了近20分钟。试运行期已完成交易18439笔,金额3.57亿元,有效解决了农村粮食收购成本高、结算效率低、资金监管难等问题。

  未来,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数字科技驱动转型升级,运用数字化渠道和技术创新金融理财产品、优化服务流程、加强风险管理,提升金融服务质效,促进数字金融成果转化应用。

Copyright ©2017-2022 Hainan Zose Group 琼ICP备1300062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