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成为智利三文鱼全国第二大入境口岸,拥有国内加工顶级规模的三文鱼加工中心。
2.2024年四川进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,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额约12亿元,同比增长507.5%。
3.东航冷链西部生鲜港项目一期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,除了一条智能化冰鲜三文鱼生产线,还建设有冻鱼加工生产线、肉类产品生产线.
暮色葱茏,从圣地亚哥飞来的货运航班,如约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。一批散发着海洋气息的“客人”下了飞机,在完成通关流程后,直奔机场附近的东航冷链西部生鲜港,然后经过智能化生产线一番精心“打扮”,最终“游”上餐桌成为人人都喜爱的佳肴,大家亲昵地称其为“三文鱼”。
成都不沿江不靠海,却是智利三文鱼全国第二大入境口岸,拥有国内加工顶级规模的三文鱼加工中心。今后,成都还将成为三文鱼全国集散中心。
一条三文鱼“游”进成都,延伸了产业链,也将带动一个产业园升级蝶变,这样的业态和模式开始走向全国,有着怎样的奥秘?
走进西部生鲜港三文鱼智能加工工厂,在参观走廊透过玻璃,记者看到120米长的流水作业加工生产线两侧,身着白色外套的几十名工人正忙碌着工作,一整条冰鲜三文鱼从生产线一端送入,另一端则输出已切成鱼柳的小袋包装,大约200克一袋,袋中橘红色的三文鱼肉质鲜嫩,令人垂涎。
“今年的年夜饭,成都将有更多市民吃到美味的进口三文鱼。”东航冷链西部生鲜港项目经理张栋栋称,春节将至,三文鱼的消费需求显著增加,现在最高时一天加工量达10吨,加工好的三文鱼被迅速送至商超卖场销售,有一部分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。
三文鱼的学名为大西洋鲑,因其英文名发音与“三文”相近,所以中国消费的人都喜欢称其为三文鱼。无论生食还是熟食,三文鱼味道鲜美,因具备高蛋白、低热量等特点,加上富含多种维生素,营养价值高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但是,进口三文鱼对储存要求高且售价较贵,以前一般是整条销往高档酒店、海鲜餐饮店,而自从有了智能加工工厂,三文鱼开始“游”进普通百姓餐桌,市场需求也逐日增加。“我们进口的三文鱼平均每个月从成都航空口岸入境量超过560吨。”张栋栋说,公司2024年仅智利三文鱼进口量超过6000吨。
来自成都海关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四川进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,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额约12亿元,同比增长507.5%。如今,成都航空口岸仅次于上海浦东,已成为进口三文鱼的全国第二大口岸。
一条条三文鱼漂洋过海而来,不仅丰富了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也延长了产业链,构建起新的产业生态圈,实现了价值进阶。刚不久召开的全省两会上,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白准确地提出,2025年,四川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,将打造三文鱼全国集散中心。
而今从成都直接入境的三文鱼“跑”出全国第二大规模,成都还将打造成为三文鱼全国集散中心。其底气正是源于一个产业的“建圈强链”。
西部生鲜港项目位于双流经济开发区,毗邻双流国际机场,一期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,除了一条智能化冰鲜三文鱼生产线,建设有冻鱼加工生产线、肉类产品生产线,是国内加工顶级规模、加工水平最高的三文鱼加工中心之一。“冰鲜三文鱼生产线吨,从这里加工后的三文鱼,最快6小时就可以摆上市民餐桌。”四川美沿远洋食品有限公司承担着进口冰鲜三文鱼加工环节,该公司CEO杜敏表示今后将逐渐提升加工产能,辐射供应更多市场。
“二期项目主要是做进口生鲜水果分装。”据张栋栋介绍,西部生鲜港自2024年四季度建成投产以来,加工产能逐渐扩大,目前主要服务成都本地及渝贵云川陕等地区,今后还将逐步实现国内别的地方市场的覆盖。
成都不沿江不靠海,却吸引了全国顶级规模的三文鱼智能加工项目落户。“公司之所以把这个投资项目选择在成都,最主要的缘由是‘效率高’。”张栋栋称,进口生鲜商品对运输时效非常高,成都作为中国内地“航空第三城”,国际航空枢纽连接全球的通达性高,而且口岸通关也高效,从智利打捞上岸的三文鱼飞抵成都,再到摆上国内消费者餐桌,在48小时内就能够实现。
近年,成都海关在成都航空口岸创新探索实施“冰鲜水产品两段准入监管”模式,压缩通关时间至1.5小时,仅货物仓储成本每千克就要降低约2元,该项制度创新已被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。如今,机场海关对所有进出口货物提供“7×24小时”通关保障,从成都航空口岸进出口货物实现“随到随检、快速通关”。
据张栋栋透露,目前公司正在谋划在宁波、鄂州等地建设类似西部生鲜港的加工厂,成都的产业模式和经验或将被借鉴运用。
站在西部生鲜港大楼前,放眼望去,整个园区内一排排建筑物矗立,载着货物的车辆进进出出,西部生鲜港项目建成投产后,忙碌的场景让园区格外增添了生机和活力。
与双流区人民政府就西部生鲜港项目达成合作共识。一年后,西部生鲜港项目一期工程——三文鱼智能加工工厂建成投产。这样的速度也带动着一个产业园区的升级蝶变。
“三文鱼智能加工工厂建成投产,标志着东航冷链迈出了在国际贸易、冷链物流及口岸加工与服务领域的重要一步,致力于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中高端生鲜的集散地,丰富国内消费选择。”据张栋栋介绍,该项目是东航冷链建设的首个生鲜加工项目,下一步,东航冷链将围绕“将一条航线、做成一个产业、形成一个生态圈”的思路,推动西部生鲜港项目做大做强,吸引更多生鲜冷链项目落地成都。
记者在现场采访时,恰遇成都空港科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在园区内忙碌着。“我们正在对园区建设进行升级规划,依托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优势,整合生鲜行业全产业链,构建全新供应链体系,今后这里将打造成为空港汇鲜产业园。”园区招商负责人王福强称,目前园区招商聚焦于生鲜业市场主体,将分批建设生鲜成品加工、展销贸易区、生鲜产业园、先进制造等核心功能区,聚力打造独具空港特色的综合型园区。
成都空港科创集团子公司商管公司副总经理黄禄全称,成都正在实施“立园满园”行动,公司以此为契机正在实施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,园区以前聚集的主要为传统产业企业,而现在西部生鲜港项目落地园区后,带动了进口生鲜行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,除了高端的水产品,今后这里还将汇聚肉类、水果等全球更多生鲜美食,通过优化和延伸生鲜产业链,打造具有全球化竞争力的高端生鲜产业园区。
Copyright ©2017-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